虽然在脑瘫儿中有很多存在智力缺陷,但脑瘫并不是直接和智商低划等号!多数患儿家长一听到“瘫”字,第一反应就是脑子都瘫了,那不就是傻了吗?心里就没底了,甚至放弃治疗。
其实,导致部分脑瘫儿童智力发育延迟的原因,并不在智力本身,很多时候是因为家长没能及时发现异常,长期累积所致。
脑瘫婴儿时期常见的症状有哪些?
1.婴儿时期易惊、哭闹不止、厌乳和睡眠障碍。
2.喂乳、饮水、进食咀嚼、吞咽时困难,流涎、呼吸困难。
3.感觉过敏,表现为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易惊,拥抱反射增强伴哭闹。
4.握拳:一般生后3个月后仍握拳不张开,4个月仍拇指内收,手不张开。
5.婴儿3-5个月时看见物体不会伸手去抓,5个月以后仍不能。
6.一般生后4-6周会笑,以后认人。脑瘫患儿常表情淡漠或皱眉苦脸的样子。
7.3个月不能抬头,抱起时头不能竖立;6个月不能坐,不能盘腿坐稳;1岁以后不能站立。
8.抱起直立时两脚交叉迈步,脚尖着地,或3个月抱起时尚无站立或迈步动作。
9.肌肉松软不能翻身、动作徐缓、四肢僵硬。
上述表现偶尔在正常孩子身上也可能见到,并不是说出现这些症状孩子就一定是脑瘫,断症不是这样断的。
但对有多个症状出现,病史中又有脑瘫高危因素的孩子,家长至少能有这样一个意识,“症状和脑瘫挺像的,有可能是这方面的问题”,对症咨询相关方面专家,而不是随便找医生咨询,没有针对性的选择医院检查治疗。
脑瘫患儿的三大特点:胆量小、睡眠少、依赖性强。最主要的是依赖性,患儿的依赖有所改善,康复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快。
因为孩子的行动不便,家长的过分照顾使患儿养成了依赖,所以患儿什么都不会做,各项能力不断退化。
只要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,便会养成独立,对孩子的康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,家长也不用老为孩子日常生活而忧虑。
功能训练的原则:(1)循序渐进,让孩子自己适应各种动作。(2)各种动作是帮助的,而不是代替的。(3)随时让孩子配合训练,不要过分照顾。(4)不断的重复练习每个动作。(5)避免孩子不正常用力,不做高难度的动作。
除以上5点外,家长还应注意,孩子不配合训练时,家长要有耐心,不厌其烦的帮助孩子一起进行功能训练。
家长心里都明白,脑瘫的孩子即使通过治疗也没有办法和正常孩子完全一样的,之前来看诊的一个患者家长说了这么一句话,“治疗不是希望孩子能和正常孩子一样,这也不现实,只是希望孩子能通过治疗、训练,能独立照顾自己就好了,毕竟我们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