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家庄脑系医院欢迎您!现在是:

您现在的位置: 健康知识 >

联系我们

石家庄脑系医院

地址:河北省石家庄市红军大街13号
咨询热线:400-707-6777 0311-87089298 0311-87830966

微信号15931120928

怎样提高脑瘫患儿的自理能力

发布时间:2020-08-14人气:0
    要想提高脑瘫患儿的自理能力,必须进行一些相关的训练,主要是早期教育、引导式教育、个体化教育、及家庭教育等。
 
    1、早期教育0~3岁是脑部成型阶段,也是脑可塑性最大的时期,更是脑瘫治疗的最佳时期。适当的、有规律的通过视觉、听觉、触觉等途径给予相应的脑细胞以刺激,使神经元之间建立更多、更广泛的突触连接。促进其功能的恢复或进一步的发展。早期教育有以下两种方法。
 
    (1)专注力的训练:大多数脑瘫患儿由于认知和智力障碍,注意力通常维持在数秒时间,而专注力是社交的基础,故在对脑瘫患儿进行早期教育康复时专注力是首要一环。在安静的环境中,把患儿喜欢的食物或玩具在患儿视线范围内以吸引其注意,训练者与患儿相对而坐时两者视线须保持在同一水平上,逐渐延长训练时间,内容循序渐进,直至患儿能控制自己的专注力。
 
    (2)感知觉的训练:患儿的学习是通过运用不同的感官与外界事物接触的经验而获得.特别是在言语和语言表达等方面亦依赖于上述的感知经验,使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有更深的认识及了解,从而掌握和运用感知觉的训练:
 


 
    a.视觉运动训练:采用幻灯、彩色投影为主的教学方法,在教具上以颜色鲜艳、色彩对比强烈的物件为主,按患儿接受的程度、数量上从少到多,循序渐进。
 
    b.听觉训练:在进行听觉记忆训练时,安静的环境非常重要,多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进行。再加以音调的强弱、速度的快慢控制。教学中以聆听鼓声、铃声的强弱、快慢、次数,逐渐从听觉记忆发展到语言表达。
 
    C.触觉训练:对婴幼儿的触觉早期干预是鼓励患儿用手去触摸日常接触到的物件,触摸自然界的物件,触摸温顺的家禽类动物、蔬菜、水果等以增加他们触觉经验及兴趣。
 
    d.语言训练:由于1~2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,因此应抓住这一黄金时期,与患儿用语言沟通,并鼓励患儿多用语言交流。教学形式多用实物与卡片、韵律与动作,并贯穿以汉语拼音发音教学,让患儿掌握每一个汉字、每个词的正确发音。
 
    2、引导式教育。对脑损伤造成运动障碍、感知觉等方面缺陷的脑瘫儿童的教育宜在娱乐中教,在游戏中学,将训练与教育内容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有机地结合起来,提高患儿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,在较轻松而又愉快的环境下通过教育学习,利用认识、感觉交流的方式,对患儿日常生活给予各种刺激,并配以特殊的辅助器材,如木条床、坐凳、梯背架、垫子、小梯背椅、手掌板、彩色木棒、地梯、平行杠等,逐渐形成功能性动作与运动。
 
    3、个体化教育每个脑瘫儿童的障碍与缺陷各不相同,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与目标,并在教学中不断调整、修改方案与计划,以便充分发挥患儿的潜能,使其能各展所长,各尽其能。
 
    4、家庭教育家庭是脑瘫患儿最熟悉的环境,孩子没有陌生感,可较好地配合治疗;家庭教育可以随时进行,并融入患儿的衣、食、住、行中,能够达到综合性训练的要求,也可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。家庭教育的方法包括正确的卧姿、抱姿、运动训练、头部稳定性、翻身、坐位、爬行、跪立、站立、行走、语言等训练。